全站搜索
彭晏素兰慈善基金会(Yen Su-Lan Pang Charitable Foundation,简称“素兰基金会”),由著名爱国华侨彭定中以母亲彭晏素兰之名发起,主要致力于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衡阳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
晏素兰(1912—2002),祖籍四川,随夫嫁入湖南保靖,1949年与家人移居香港,1951年移居台湾,1967年定居美国,随夫姓彭,称“彭晏素兰”。彭晏素兰聪明能干且善于理财,一生节俭而乐于助人,对子女则要求非常严格。上世纪四十年代,彭晏素兰曾跟随丈夫移居河南等地。连年的战乱和饥荒令百姓流离失所,善良的彭晏素兰竟在家中备馒头接济难民,以致登门求食者踏破门槛。后她不得不改为躲在暗处观察,每见老弱病残者才悄悄上去递上食物。一次在躲避日军的逃难途中,彭晏素兰看见难民中不乏饥肠辘辘的老者,就为他们每人发放一块银元(在当时可买三担大米)以资救助。彭晏素兰晚年在美国度过。在她生前,当地的中国留学生经济拮据时多得其助。
素兰基金会起源于彭晏素兰生前的一个愿望。年轻时的彭晏素兰没有上过很多学,长大后她感到后悔,从那时起她开始怀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帮助年轻人多读一些书。上世纪三十年代,湘西还没有银行,每个月从丈夫那里领取一些家用钱的彭晏素兰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买来桐油存在地下,以此作为储蓄,为自己的办学梦积累资金。后来因为连年战乱,一家人漂泊不定,这些桐油最终也不知去向。从1949年起,彭晏素兰先后移居香港、台湾,最后定居美国。侨居大洋彼岸的她情系湘西故园,从未忘怀自己的办学梦。1992年,彭晏素兰在家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捐资建起一所希望小学。1995年,她又给保靖县捐款设立“栋梁工程资助基金”,资助保靖县每年高考升学的贫困大学生。2002年6月15日,彭晏素兰因病在美国逝世。同年,其子彭定中为帮助母亲完成助学梦想,在香港设立“彭晏素兰慈善基金会”,并在彭晏素兰的三名女儿彭家钧、彭家佩、彭丽明的帮助下,在湘西、衡阳地区开始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